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在白宫的亮相,与今年2月那次会晤相比简直判若两人。当时他因“租借”还是“施舍”的问题与特朗普闹得不欢而散,气冲冲地离开。而这一次,他不仅带来了妻子的亲笔信,还对特朗普的“个人努力”大加赞赏,态度转变之快,连CNN主持人都忍不住调侃他是不是喝了“蜂蜜水”。
这份低姿态,源于前线传来的坏消息。最近一个月,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集结了超过十一万兵力,乌军防线岌岌可危。尤其是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失利,让乌克兰丢掉了157平方公里的土地,暴露出兵力和装备严重不足的窘境。泽连斯基心里清楚,若没有美国的“海马斯”和欧洲的“豹2”坦克,战线可能早已崩溃。
白宫里的“蜂蜜水”
现实的压力迫使泽连斯基不得不放软身段。在8月18日的会谈中,他主动提出了新的方案,建议安全保障由欧洲主导,美国从旁协助。这番表态,实际上是在为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政策铺路。更关键的是,他暗示可以在领土问题上做出“有条件的让步”,这无疑是一个重大信号。
特朗普显然很吃这一套,他当场承诺会给予乌克兰“非常好的保护”。不过,话里有话,他强调欧洲才是“第一道防线”,美国的角色更像是“协调员”。这意味着,钱和力主要还得欧洲出,美国负责牵线搭桥。这种算盘打得叮当响,既给了乌克兰面子,又保住了美国的里子。
一通绕开欧洲的电话
泽连斯基前脚刚离开,特朗普后脚就拨通了克里姆林宫的电话。这场长达40分钟的通话,核心议题只有一个:谈判。特朗普直截了当地告诉普京,泽连斯基已经同意直接对话,俄罗斯方面也不必再端着架子。这番操作,让陪同泽连斯基访问的欧洲领导人措手不及。
普京的回应也相当爽快,同意提升谈判代表的级别,并商讨在8月底安排与泽连斯基的面对面会晤,地点可能选在土耳其或瑞士。消息一出,全球资本市场应声而动。美俄两大巨头直接对话,似乎让和平的曙光初现,但欧洲的脸色却变得十分难看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刚刚还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必须“先停火再谈判”,特朗普转头就向普京表示,和谈无需停火作为前提。这无异于公开打脸。德国总理默茨更是直接黑脸,放话称没有停火,任何后续会议都毫无意义。欧洲在这场快节奏的外交博弈中,显得格外尴尬和被动。
三年前的“神预言”
当美俄欧还在为谈判的先决条件争执不休时,很多人想起了中方在三年前的表态。2022年,中国发布的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》文件中明确指出,“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”。如今看来,这一立场极具前瞻性。
就在各方密集互动之际,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再次发声,强调停火止战刻不容缓,必须停止对民用设施的攻击。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。近一个月来,俄乌双方互相轰炸对方的能源设施,乌克兰的核电站安全也备受威胁。中方的呼吁,切中了当前局势最危险的要害。
事实上,中国早已在为和平斡旋布局。今年3月,中国与巴西共同牵头,成立了“和平之友小组”,吸纳了印度、南非等多个“全球南方”国家。这个平台旨在为政治解决危机凝聚更多共识。当美俄欧在台前激烈交锋时,这些中立力量或许才是稳定局势的压舱石。
结语
尽管白宫的谈判气氛看似热烈,但前线的炮火从未停歇。就在8月18日当天,乌军的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“友谊”输油管道,导致其一度停摆。作为回应,俄军向扎波罗热市中心发射了4枚“伊斯坎德尔”导弹,火光冲天。讽刺的是,基辅防空警报响起时,泽连斯基正在白宫品尝甜点。
这就是残酷的现实。和平的门缝虽然透出了一丝光亮,但通往和平的道路上依旧布满地雷。对普京而言,克里米亚大桥两次被炸,俄军不可能轻易在核心利益上松口。对泽连斯基来说,他身后还有国内强硬派“收复失地”的巨大压力。而欧洲内部意见不一,美国的援助又充满不确定性,让乌克兰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。
无论如何,这轮外交风暴已经将俄乌局势推向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。最终是走向谈判桌,还是陷入更漫长的消耗战,取决于各方的诚意与实力。有一点是确定的,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,想在谈判桌上轻易拿到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真正的和平,终究要靠实力来争取,而不是靠言语来描绘。
正规配资平台官方,配资之家80809配资,股票十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