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世纪70年代末,越南在苏联的挑唆下,竟然对长期支援其抗法和抗美的中国发起了猛烈的挑衅。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显然无法让中国容忍,因此,一场自卫反击战迅速拉开了帷幕。
这场反击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,我军便迅速攻占了越南境内二十多个大小城市,并歼灭了大量越军。通过这一行动,我军狠狠地教训了越南的傲慢与无理,打出了中国的军威与国威。
令人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场战斗中,虽然我军空军参与了战斗,却并未实际进行空中打击,仅担任了巡逻与侦察等保障任务。更为有趣的是,越南空军似乎也没有轻举妄动。两国空军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个“默契”,仿佛双方在无言中签订了某种“君子协议”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早在自卫反击战发动之前,我军高层就明确制定了这场战争的总体战略目标:一是力求速战速决,二是避免战斗规模扩大。换句话说,这场反击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动全面战争,而是要给越南一个教训,以惩罚其挑衅行为,并针对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恶行进行报复。
展开剩余72%使用空军直接参与战争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战果,但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平民伤亡。这不仅会让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处于不利地位,还可能激起越南民众的强烈反抗情绪。同时,如果越南空军也进行报复,那么战斗就会升级,战争规模可能扩大,持续时间延长,这样反击战的初衷也会发生改变,这显然对中国不利。
此外,越南的地理环境复杂,山区和森林覆盖率高,空中打击的效果相对有限。回顾越南战争时,美国曾动用数以万计的战机对北越进行空袭,甚至耗费了大量的弹药,但收效却非常有限。数据显示,美军在一次轰炸中最多能消灭150名越军,最少时仅能消灭32人,但却付出了数百架战机被击落的惨重代价。鉴于此,我军自然不愿重蹈美军的覆辙。
从我军的实际情况来看,炮兵的火力支援显然比空中打击更加合适。炮兵不仅能够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持,而且其打击精度远高于空军。而且,当时我军的炮兵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作战能力,在这场自卫反击战中,我军动用了超过9000门火炮,发射了超过一百万发炮弹。强大的炮火让越军几乎无法反击,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进攻。
虽然我军空军未直接参与战斗,但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13个航空兵师和3个独立团的共774架战斗机随时待命,雷达、高射炮和地空导弹等支援力量也早已整装待发。自卫反击战一旦打响,空军便按照既定计划出动,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。强大的空中威慑使得越南空军不敢轻举妄动,从而有效达成了作战目标。
那么,越南空军为什么没有参与战斗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首先,越南空军的实际战力与其表面实力相差较大。虽然越南空军拥有300架苏式各类战机和70架美式F-5战斗机等装备,从纸面上看其实力较为强大,但越南飞行员的水平参差不齐,尤其是新飞行员占据主力,虽然部分飞机装备较为先进,但飞行员的战斗经验与技能远不能发挥这些装备的最大潜力。
其次,越南空军对中国空军的强大实力心生畏惧,不敢轻易出击。当时,中国空军的整体水平虽然与美国、苏联等大国相比较仍有差距,但与越南空军相比,显然要强大得多。更何况,很多越南空军的飞行员曾是中国空军培养出来的,我军对他们的战术、机场位置等情报了如指掌。只要越南空军敢于出动,中国空军就能够给予他们强有力的还击。
实际上,越南空军曾在1984年3月派遣侦察机偷入中国领空,结果刚进入我国领土上空便被我军雷达发现。中国空军迅速反应,三枚导弹直刺天际,经过一阵剧烈的爆炸后,越南侦察机被重创,飞行员仓皇逃逸。此后,越南空军并未悔改,1987年10月,他们再次派出侦察机进入中国领空,结果在我空军的严密监控下,侦察机被击落,越南飞行员被俘。这一事件也使得越南空军彻底放弃了对中国的空中挑衅。
综上所述,中越双方没有动用空军并非双方签订了什么“君子协议”,而是各自出于自身的考量和顾虑。中国没有动用空军,依然取得了胜利,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,也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配资平台官方,配资之家80809配资,股票十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