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南海伏季休渔期将于8月16日结束,第二十三届南海(阳江)开渔季活动也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阳江市海陵岛拉开帷幕,开启一年一度的开渔活动。
8月8日,第二十三届南海(阳江)开渔季新闻发布会举行,公布了上述消息。南海(阳江)开渔季是目前广东省保留的重大开渔活动,本届开渔季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阳江市政府主办,以“南海千帆竞发、疍家风土人情、靓丽滨海旅游”为核心亮点,打造多元化活动矩阵,在保留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多项新活动,使本届活动更具特色。
据悉,标志性场景“开渔令发布”将再现,3400余艘渔船将与万千南海渔船一同有序驶向渔场,这是历届开渔季集中出动渔船最多的一次,直观展现“向海而兴、耕海牧渔”的海洋文化。
今年的开渔季活动精心筹备了13项活动,为历年之最。尊古法古礼举办的祭海活动,将传递渔民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;“疍家婚嫁习俗”通过特色服饰与礼仪,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疍家文化根脉,实现非遗文化“活态传承”。沙滩音乐节、世界模特大赛、夜光风筝嘉年华、西海岸滨海摄影大赛、大角湾烟花秀等配套活动,将开渔季从“单一仪式”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,形成“观开渔、品海鲜、赏民俗、游滨海”的特色旅游链条。
南海开渔既是渔民的节日,也展现着广东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。2024年,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376.83万吨、同比增长5.47%,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,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达97.54万吨,占全国产量近一半。
阳江是广东省内重要的水产基地,当地深水网箱规模及数量居全省第二,水产品年产量达122.91万吨,正加快打造“蓝色粮仓”。发布会上透露,阳江2024年的海水养殖产量达82.05万吨、增长2.53%,今年上半年的海水养殖产量达38.5万吨、增长4.46%。那么,在开渔季期间,阳江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与市场供应?
阳江市政府副市长关天表对此回应称,阳江深入开展水上安全治理,推动形成“可感、可视、可控、可治”数字化管理格局。一是用数字化平台盯住“船”。依托“粤水安”等数字化平台,对各类渔船开展认定、入册、发牌工作,全部安装AIS设备,通过监管5G网络全天候监测渔船海上作业状况,实时掌握船舶进出港状态、出海作业地点、停泊位置,大幅提升船舶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置反应能力。二是用网格化管理守护“人”。在镇村设小组、末端设网格,建立安全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,推动实现“每一艘船舶都有人管”。三是用常态化监管控住“面”。协同海洋综合执法部门加大对“三无”船只的整治力度,定期到渔港、渔排等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,重点排查有无“三无”渔船载客现象以及安全设施设备有无配齐等情况,确保渔船“不安全不出海”。
“我们向质量要口碑,严格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,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绿色养殖,控制养殖用药,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,省级渔业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全省前列。”关天表称。
阳江市海陵岛是广东第四大海岛,曾先后获得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、中国十大宝岛、中国十大美丽海岛、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区等荣誉称号。作为开渔季的主办地,海陵岛如何借力开渔季打造“渔业+文旅”产业融合新样板?
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林艺超表示,今年将以承办十五运会赛事、举办南海(阳江)开渔季等重大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打造海陵国际旅游岛。开渔季活动深入挖掘海陵岛丰富的海丝文化、南宋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,整合非遗文化、滨海景观、休闲体验等资源,形成特色旅游链条,塑造更多特色鲜明的文旅品牌。预测今年开渔季活动期间每日引爆近10万人流量,活动期间旅游收入超2亿元。
在品牌活动和流量的引领下,海陵岛持续打响“滨海+”品牌,以“南海Ⅰ号”海丝文化为核心,加快整合渔业、体育、旅游、文化等资源,催生一批“滨海+”新业态,不断发展精品旅游片区。
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曾宝莹
正规配资平台官方,配资之家80809配资,股票十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